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压缩性骨折与什么有关

2025.07.23 08:37

压缩性骨折与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外伤或外力直接作用、长期负重或姿势不良、年龄增长引发的骨量流失、慢性疾病影响骨代谢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质疏松是压缩性骨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骨骼内部结构变得疏松,骨小梁减少,骨密度降低,导致骨骼无法承受正常压力。椎体是常见的发生部位,轻微外力甚至日常活动都可能引发骨折。骨质疏松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与激素水平变化、钙质吸收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

2.外伤或外力直接作用:高处坠落、车祸等突发外力容易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外力作用于脊柱时,椎体受到垂直方向的压力,超过其承受极限时会发生塌陷。此类骨折多见于胸腰段,可能伴随神经损伤,需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后遗症。

3.长期负重或姿势不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保持不良姿势会增加脊柱负担,逐渐导致椎体变形。弯腰负重、久坐不动等行为可能加速椎间盘退变,间接增加椎体受压风险。此类情况多见于特定职业人群,需注意劳逸结合和正确姿势。

4.年龄增长引发的骨量流失:随着年龄增长,骨骼逐渐失去再生能力,骨量自然减少。老年人骨骼脆性增加,轻微跌倒或咳嗽都可能引发压缩性骨折。骨量流失与成骨细胞活性下降、破骨细胞作用增强有关,需通过营养补充和适度运动延缓进程。

5.慢性疾病影响骨代谢:某些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会干扰骨代谢,导致骨骼结构异常。钙磷代谢紊乱、激素分泌失调等因素可能加速骨质破坏,增加骨折风险。此类患者需定期检查骨密度并控制原发病进展。

日常生活中需关注骨骼健康,避免过度劳累和意外伤害,均衡饮食并适当补充钙质,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尤其对高风险人群更应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