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压缩性骨折

2025.07.29 15:21

压缩性骨折是指由于外力作用导致骨骼的高度或形状发生改变,通常发生在脊椎骨。此类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那些骨质疏松患者,因为骨质疏松使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在轻微的外力下发生压缩性骨折。压缩性骨折的特点是骨骼的高度减少,可能伴随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压缩性骨折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最常见的原因是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降低,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也随之减弱。长期的激素治疗、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因素也会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压缩性骨折的症状包括背部疼痛、活动时加重、姿势改变等,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可以帮助确诊,医生会根据影像结果和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严重的骨折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

在面对压缩性骨折时,需注意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早期的诊断和干预能够有效减轻疼痛,促进恢复。对于老年人,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骨健康评估非常重要,能够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持适当的锻炼、合理的饮食和补充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增强骨骼的强度,降低骨折的风险。对于已经发生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正常活动能力,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病情。定期复查和监测骨骼健康状况,确保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降低再次骨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