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哺乳期出现肛裂应该怎么办

2025.04.28 17:44

哺乳期出现肛裂应保持局部清洁、使用温水坐浴、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用力排便、及时就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局部清洁:肛裂部位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哺乳期需特别注意肛门卫生。排便后用温水轻柔冲洗,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纸巾擦拭。清洗后可涂抹医生推荐的药膏,促进伤口愈合并防止感染。

2.使用温水坐浴:温水坐浴能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并促进血液循环。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坐浴后轻轻擦干,避免摩擦导致裂口加重。

3.调整饮食结构:哺乳期需兼顾营养与排便通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适量饮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肠道负担,防止便秘加重肛裂。

4.避免用力排便:排便时过度用力会撕裂伤口,延缓愈合。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有便意时及时如厕。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软化粪便以减少对肛门的刺激。

5.及时就医治疗:若肛裂持续不愈或反复出血,需尽快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外用药或建议物理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干预。哺乳期用药需谨慎,确保治疗方案不影响母婴健康。

哺乳期肛裂需综合调理,既要缓解症状,也要避免影响哺乳。若自行护理无效,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确保安全有效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