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密度低有什么症状

2025.07.23 08:37

骨密度低可能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轻微外力导致骨折、腰背持续性疼痛、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牙齿松动或脱落等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身高变矮或驼背:骨密度降低会导致脊椎椎体压缩变形,尤其是中老年人常见。脊椎支撑力减弱后,身体逐渐前倾形成驼背,同时身高较年轻时缩短。这种情况通常伴随脊椎多节段受累,且过程缓慢不易察觉。

2.轻微外力导致骨折:骨骼强度下降后,日常动作如咳嗽、弯腰可能引发骨折,常见部位为腕部、髋部或脊椎。这类骨折被称为脆性骨折,是骨密度低的重要标志。恢复时间较长且易反复发生。

3.腰背持续性疼痛:脊椎骨量减少会引起慢性钝痛,尤其在久站或负重时加重。疼痛源于骨骼微结构破坏或已发生的椎体变形,可能向肋部或骨盆放射。夜间休息时疼痛可能缓解。

4.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骨密度降低伴随骨骼承重能力下降,关节周围代偿性增生可能导致活动障碍。晨起或久坐后症状明显,常被误认为关节炎。实际是骨骼力学性能减退的连带表现。

5.牙齿松动或脱落:颌骨骨量流失会导致牙槽骨支撑力减弱,牙齿逐渐松动甚至脱落。即使口腔卫生良好也可能出现,且修复治疗难度增加。

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剧烈运动或跌倒风险。饮食应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适度晒太阳有助于骨骼健康。定期检测骨密度对早期干预尤为重要,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