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当中的脉象都有哪些

2025.05.29 06:38

中医常见的脉象包括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滑脉。具体分析如下:

1.浮脉:浮脉指轻按即能明显感知脉搏跳动,重按反减,多见于体表疾病或外感初期。浮脉的形成与卫气抗邪于表相关,气血趋向体表以抵御外邪,脉象呈现浅表特征。临床常见于风寒感冒或风热袭表,反映病位较浅。浮脉需与生理性脉象浮大有力区分,后者多见于体质壮实者。

2.沉脉:沉脉需重按至筋骨方能触及,提示病位在里或正气不足。沉脉多因气血内敛或脏腑功能低下所致,常见于里寒证、气虚证或慢性虚损性疾病。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长期沉脉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是否存在肾阳虚或脾胃虚弱。

3.迟脉:迟脉指脉搏次数少于正常范围,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证或阳气虚弱。迟脉多因寒邪凝滞气血或心阳不振,血流缓慢所致。实证可见于阴寒内盛,虚证多见于心肾阳虚。运动员或长期体力劳动者可能出现生理性迟脉,需与病理性迟脉鉴别。

4.数脉:数脉表现为脉搏频率增快,一息超过五至,主热证或阴虚阳亢。外感热病、里热炽盛或阴虚火旺均可导致气血运行加速而见数脉。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亦可引发暂时性数脉,需结合病史排除干扰因素。

5.滑脉: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主痰饮、食滞或妊娠。滑脉因气血充盛且运行通畅所致,健康青年或孕妇可见生理性滑脉。病理性滑脉多见于痰湿内阻、实热壅盛或消化不良,常伴有黏腻舌苔。滑脉与数脉并存时需警惕湿热交蒸。

脉象诊断需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避免单一脉象定论。不同体质、年龄及外界环境可能影响脉象表现,需动态观察脉象变化。诊脉时应注意患者情绪状态、饮食情况及近期活动,排除干扰因素。脉象分析应注重整体性与个体化差异,不可机械套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