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哺乳期不来月经是为什么

2025.09.29 12:08

哺乳期不来月经是由于激素水平变化抑制排卵、泌乳素升高影响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处于修复阶段、身体优先保障乳汁分泌、个体差异导致恢复时间不同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激素水平变化抑制排卵:哺乳期间体内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较低,这种状态会暂时抑制卵巢排卵功能。由于排卵是月经来潮的前提条件,当排卵被抑制时,月经周期自然暂停。这种生理机制有助于避免短期内再次怀孕,为身体恢复提供时间。

2.泌乳素升高影响卵巢功能:哺乳时垂体分泌大量泌乳素,这种激素直接作用于乳腺促进乳汁生成,但同时会间接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促性腺激素不足会导致卵泡发育受阻,卵巢功能暂时处于休眠状态,月经随之停止。

3.子宫内膜处于修复阶段:分娩后子宫内膜需要较长时间修复,哺乳期间子宫收缩速度减缓,内膜增生程度较低。由于缺乏周期性脱落的条件,月经不会如期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持续到身体完成自我调整后逐渐恢复正常。

4.身体优先保障乳汁分泌:哺乳期母体会将资源优先分配给泌乳系统,能量和营养主要供给乳腺活动。生殖系统功能因此处于次要地位,月经周期暂时让位于哺乳需求。这种生理性调节有助于婴儿获得充足营养。

5.个体差异导致恢复时间不同:每个人体质不同,激素调节速度存在差别。有的产妇哺乳数月后月经恢复,有的持续一年以上。哺乳频率、年龄、营养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恢复进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哺乳期间出现闭经无需过度担忧,但需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自行服用药物调节周期,定期体检确认身体状态。如伴随异常出血或长期闭经,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潜在问题。哺乳结束后月经通常自然恢复,无需特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