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鞭虫病的检查有哪些

2025.08.22 16:42

鞭虫病的检查包括粪便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肠镜检查、病理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粪便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样本中是否存在鞭虫卵。鞭虫卵呈桶状,两端有透明塞状结构,特征明显。检查需多次取样以提高检出率,因虫卵排出可能间歇性。新鲜粪便样本效果更佳,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虫卵变形或破坏。

2.血液检查:重点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升高,鞭虫感染常引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同时检查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是否因长期感染导致贫血。血液检查可辅助评估感染程度及并发症,但无法直接确诊鞭虫病。

3.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或超声可用于严重感染病例,观察肠道是否有异常扩张或梗阻。影像学检查对轻度感染敏感性较低,主要用于排查并发症如肠套叠或肠穿孔。

4.肠镜检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结肠黏膜,可能发现附着在肠壁上的鞭虫成虫。成虫呈细长鞭状,前端嵌入黏膜。肠镜检查可同时取活检,但操作复杂,通常用于疑难病例或合并其他肠道疾病的情况。

5.病理学检查:对肠镜活检组织进行染色镜检,观察黏膜层是否有虫体或炎症反应。病理学检查可明确鞭虫对肠壁的损伤程度,并与其他肠道寄生虫病鉴别。

鞭虫病检查需结合临床表现选择合适方法,粪便检查是首选。检查前避免服用驱虫药或影响粪便成分的药物。严重感染者需评估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及时干预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