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长期便秘如何调理

2025.09.01 08:56

儿童长期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培养定时排便习惯、适当增加日常活动量、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药物辅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建议多食用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苹果等。适量饮水有助于纤维发挥作用,每日饮水量需根据年龄体重调整。避免过多摄入精细加工食品和高脂肪食物,这类食物可能加重便秘。

2.培养定时排便习惯:固定时间如晨起或餐后尝试排便,利用胃结肠反射促进肠道活动。初期可辅助使用小凳子垫高双脚,使排便姿势更符合生理结构。耐心引导避免强迫,逐步建立条件反射。记录排便情况有助于观察改善效果,及时调整方法。

3.适当增加日常活动量:运动能刺激肠道蠕动,减少粪便滞留时间。根据年龄选择适合的活动,如爬行、跑步、跳绳等。避免久坐久卧,每小时起身活动片刻。户外阳光照射还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间接改善肠道功能。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过度疲劳可能适得其反。

4.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顺时针按摩腹部可沿结肠走向推动粪便移动。手法需轻柔,餐后1小时进行,每次5-10分钟。按摩前搓热双手,配合婴儿油减少摩擦。观察表情反应,出现不适立即停止。长期坚持能增强肠道自主节律,改善腹胀症状。

5.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药物辅助治疗:顽固性便秘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遵医嘱选用乳果糖等渗透性缓泻剂。避免自行使用刺激性泻药,防止依赖或电解质紊乱。用药期间仍需配合饮食运动调理,症状缓解后逐步减停。定期复诊评估调整方案。

调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粪便性状变化,出现血便、持续腹痛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就医。保持耐心,多数功能性便秘通过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避免过度关注造成心理压力,反而影响恢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