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股骨骨折怎么办

2025.07.23 08:37

股骨骨折需立即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就医进行影像检查明确骨折类型、根据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复位、固定后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度。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制动避免二次损伤:股骨骨折后局部可能出现剧烈疼痛和肿胀,随意移动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或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应使用夹板或硬质材料临时固定患肢,保持肢体中立位,减少活动。搬运时需多人协作,托住骨折上下关节,避免扭转或弯曲。

2.就医进行影像检查明确骨折类型:通过X线或CT检查可判断骨折位置、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关节损伤。横行、斜行或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案不同,开放性骨折还需评估软组织损伤。影像结果直接影响后续治疗选择,需由专业医师综合评估。

3.根据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复位:稳定性骨折或无移位者可尝试牵引、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严重移位、多段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需手术内固定,如髓内钉、钢板螺钉等。高龄患者需考虑骨质疏松因素,避免长期卧床导致并发症。

4.固定后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固定初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预防萎缩和血栓。拆除外固定后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被动屈伸、负重行走。康复需循序渐进,过度锻炼可能影响愈合,不足则易致关节僵硬。

5.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度: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影像,确认骨痂形成及对位情况。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需及时干预,如调整固定方式或营养支持。愈合期间避免吸烟、饮酒,保证钙质和蛋白质摄入。

股骨骨折后需关注患肢血运和感觉变化,出现苍白、麻木需紧急处理。长期卧床者应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保持适度翻身和呼吸训练。疼痛管理以药物和物理疗法结合,避免依赖止痛药。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促进康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