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内动脉瘤应如何治疗

2025.08.11 14:18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夹闭、血管内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生活方式调整。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夹闭:通过开颅手术直接暴露动脉瘤,使用特制夹子夹闭瘤颈,阻断血流进入瘤体。该方法适用于位置表浅或形态复杂的动脉瘤,尤其是破裂风险较高的情况。手术成功率高,但创伤较大,需评估患者整体状况。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或感染,需密切监护。

2.血管内介入治疗:经股动脉插入导管,将弹簧圈或支架送入动脉瘤内填塞,促使血栓形成。适用于深部或手术难以到达的动脉瘤,创伤小且恢复快。但可能存在弹簧圈移位或复发风险,需定期复查影像。

3.药物治疗:针对未破裂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减少血管壁压力。抗纤溶药物可暂时降低破裂风险,但长期效果有限。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4.定期随访观察:对小型、无症状且破裂风险低的动脉瘤,通过影像学检查定期监测其变化。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若发现增大或形态改变则考虑干预。适用于高龄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5.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以防血压骤升。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保持规律作息。

治疗选择需结合动脉瘤大小、位置、患者年龄及健康状况综合判断。术后或介入后需严格遵医嘱复查,警惕头痛、呕吐等异常症状。突发剧烈头痛应立即就医,排除破裂可能。日常监测血压,避免服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