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溃疡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2024.12.03 11:32

胃溃疡出血主要由溃疡侵蚀血管、胃酸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副作用、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具体分析如下:

1.溃疡侵蚀血管:胃溃疡病变如果不断加深,会侵蚀胃部的血管。当侵蚀到较大的血管时,就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这种情况下,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已经被破坏,溃疡底部的血管直接暴露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等物质的作用下,血管壁逐渐被侵蚀变薄,最终导致破裂出血。

2.胃酸刺激:胃酸是一种强酸,正常情况下胃黏膜有自身的保护机制来抵御胃酸的侵蚀。但在胃溃疡患者中,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受损,胃酸直接作用于溃疡面,会刺激溃疡部位的组织,使溃疡进一步加重,导致溃疡内的微小血管破裂出血。

3.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在胃黏膜定植,引发炎症反应。会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削弱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促使胃溃疡的形成。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会导致胃黏膜血管内皮损伤,使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会抑制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其合成减少会使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引发胃溃疡,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出血。

5.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大量饮酒、吸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和正常代谢。例如,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吸烟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胃黏膜的血液供应,这些因素都可能促使胃溃疡出血。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减少精神压力,谨慎使用可能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等,有助于预防胃溃疡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