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原因会导致胃溃疡出血

2025.01.02 14:38

胃溃疡出血的原因主要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胃酸分泌过多、胃部血管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许多人因身体疼痛等原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会抑制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胃黏膜在失去保护后,容易受到胃酸等物质的侵蚀,进而引发胃溃疡,严重时导致出血。在必须使用这类药物时,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2.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生存繁殖,会引发胃黏膜的炎症反应,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长期的感染会使胃黏膜不断受损,形成溃疡,当溃疡侵蚀到血管时就会出血。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3.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酗酒、过度吸烟、经常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对胃黏膜产生直接刺激和损害。胃黏膜反复受到刺激后,容易出现溃疡,在一些因素影响下可能导致出血。改善饮食习惯,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戒烟限酒有助于缓解。

4.胃酸分泌过多:当胃酸分泌过多时,胃内酸性环境过强,会对胃黏膜造成过度的消化作用。胃黏膜在强酸环境下不断被腐蚀,形成溃疡,溃疡加深就可能损伤血管引起出血。可使用抑酸药物来减少胃酸分泌。

5.胃部血管异常:胃部血管先天发育异常或者后天出现血管病变,如胃底静脉曲张等。这些异常的血管壁比较薄弱,容易破裂出血,同时也会影响胃部的血液循环,导致胃黏膜营养供应不足,形成溃疡后更易出血。这种情况需要针对血管异常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对于预防胃溃疡出血非常重要。如果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