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胸椎骨折的下床步骤有哪些

2025.09.15 22:25

胸椎骨折后下床需逐步进行,先确保疼痛缓解且医生允许、佩戴支具保护脊柱、采用侧卧姿势缓慢起身、坐起后适应几分钟再站立、下床后避免弯腰或扭转身体。具体分析如下:

1.确保疼痛缓解且医生允许:胸椎骨折初期需严格卧床,待疼痛明显减轻并经影像学确认骨折稳定后,方可考虑下床活动。过早活动可能加重损伤,需由医生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确认无移位风险后再开始逐步训练。

2.佩戴支具保护脊柱:下床前需穿戴胸腰段支具,通过外部固定减少脊柱受力,防止骨折部位受压或错位。支具应贴合身体,松紧适度,确保支撑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呼吸,佩戴时间需遵医嘱调整。

3.采用侧卧姿势缓慢起身:平躺时先翻身转为侧卧,双腿屈曲移至床沿,用手臂支撑上半身缓慢坐起,避免直接仰卧起坐。该动作可减少脊柱剪切力,降低骨折部位负荷,起身过程需保持背部挺直。

4.坐起后适应几分钟再站立:坐于床沿时双脚平放地面,双手撑床保持平衡,待头晕或不适感消失后再尝试站立。突然站立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或肌肉无力,适应过程有助于恢复血液循环和关节稳定性。

5.下床后避免弯腰或扭转身体:站立或行走时保持躯干直立,使用助行器辅助支撑,动作需缓慢平稳。弯腰、提重物或快速转身会增加胸椎压力,可能引发二次损伤,日常活动需以保护脊柱为前提。

胸椎骨折恢复期需严格控制活动强度,饮食补充钙质与蛋白质促进骨骼修复,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展。出现疼痛加剧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