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崴脚后脚踝鼓了一个包是怎么回事

2025.07.23 08:37

崴脚后脚踝鼓包常见原因包括软组织肿胀、韧带损伤、关节积液、骨折或骨裂、皮下血肿。具体分析如下:

1.软组织肿胀:崴脚时局部组织受到牵拉或挤压,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渗出,形成肿胀。48小时内冷敷减少渗出,抬高患肢促进回流,后期热敷加速吸收。

2.韧带损伤:踝关节周围韧带撕裂或拉伤引发炎症反应,伴随肿胀和疼痛。需制动固定避免二次损伤,严重时需支具或石膏保护,逐步恢复活动。

3.关节积液:关节囊因外力刺激分泌过多滑液,表现为局部鼓包且按压有波动感。减少活动并加压包扎,若持续不消需穿刺抽液。

4.骨折或骨裂:崴脚暴力导致踝部骨骼断裂,肿胀伴随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立即就医拍摄X光片,根据情况选择复位固定或手术。

5.皮下血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积聚在皮下,形成青紫色包块。早期冷敷止血,后期药物外敷促进淤血消散,避免揉搓加重出血。

崴脚后鼓包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严重程度,轻微肿胀可自行处理,但持续疼痛、无法负重或皮肤发紫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间避免过早负重,逐步进行康复训练以增强关节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