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什么是功能性遗尿

2025.06.18 09:39

功能性遗尿是指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排尿控制障碍,通常发生在儿童或成人睡眠中无意识排尿的现象。这种现象与神经系统发育延迟、睡眠过深或心理因素相关,并非由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感染导致。

功能性遗尿的成因复杂,可能涉及多因素交互作用。儿童时期常见于大脑排尿控制中枢发育不成熟,导致夜间无法感知膀胱充盈信号。睡眠结构异常也可能导致觉醒困难,难以在尿意产生时及时醒来。心理因素如焦虑、压力或家庭环境变化可能加重症状。部分患者存在遗传倾向,直系亲属有遗尿史者发生率较高。抗利尿激素分泌节律异常可能导致夜间尿量增多,超出膀胱容量。

改善功能性遗尿需综合干预。建立规律排尿习惯,如睡前排空膀胱、控制晚间液体摄入有一定帮助。行为疗法如尿床报警器可通过条件反射训练唤醒反应。心理支持尤为重要,避免责备或施压,减轻患者的羞耻感。若症状持续,需就医排除糖尿病、尿路感染等器质性疾病。药物治疗如去氨加压素可用于特定情况,但需严格遵医嘱。长期遗尿可能影响社交与心理健康,早期科学干预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