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肱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指征包括什么

2025.07.23 08:36

肱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指征包括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端严重移位或成角畸形、多发性骨折或合并其他部位损伤、保守治疗失败后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具体分析如下:

1.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因皮肤及软组织破损易导致感染风险显著增加,需紧急手术清创并固定骨折端。手术可清除污染组织,减少骨髓炎发生概率,同时通过内固定稳定骨折,促进愈合。延迟处理可能引发严重感染甚至截肢风险,因此开放性骨折是明确的手术适应症。

2.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端移位或尖锐骨片可能压迫或刺破邻近血管神经,导致肢体缺血或功能障碍。手术可探查并修复损伤结构,解除压迫,恢复血供及神经传导功能。若未及时干预,可能造成永久性残疾或组织坏死。

3.骨折端严重移位或成角畸形:明显移位或成角超过可接受范围时,保守治疗难以复位,可能遗留功能障碍或外观畸形。手术通过解剖复位及内固定恢复骨骼正常力线,确保肢体功能及美观。非手术治疗可能导致畸形愈合,影响关节活动或负重能力。

4.多发性骨折或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多处骨折或合并颅脑、胸腹损伤时,手术固定可早期稳定骨折,便于护理及康复。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后,尽早手术可减少并发症,缩短卧床时间,避免长期制动引发的深静脉血栓等风险。

5.保守治疗失败后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外固定或牵引治疗无效时,骨折端可能形成假关节或纤维连接。手术可清除瘢痕组织,植骨促进愈合,并采用坚强内固定提供力学稳定性。延迟手术可能加重骨缺损或肌肉萎缩,增加后续治疗难度。

手术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评估风险与获益,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合康复训练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避免过早负重或过度活动,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骨折愈合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