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治疗慢性腰部劳损

2025.08.11 14:18

慢性腰部劳损可通过物理治疗缓解肌肉紧张、中药调理改善气血循环、适度锻炼增强核心肌群力量、调整姿势减少腰椎负荷、心理干预减轻疼痛敏感度。具体分析如下:

1.物理治疗缓解肌肉紧张:通过推拿、针灸或热敷等方式放松腰部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推拿手法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暴力按压加重损伤。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可配合艾灸增强效果。针灸选穴以肾俞、命门、委中等为主,每周2-3次,连续4周为一疗程。

2.中药调理改善气血循环:内服活血化瘀类方剂如独活寄生汤,或外用膏药如狗皮膏贴敷。中药需辨证施治,寒湿型加用干姜、肉桂,血瘀型配伍当归、红花。外用药每日更换,皮肤过敏者慎用。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配合饮食忌生冷油腻。

3.适度锻炼增强核心肌群力量:选择五点支撑、小燕飞等低强度动作,每日2组,每组10-15次。动作需缓慢到位,避免快速扭腰或负重训练。游泳和八段锦也可改善腰背协调性,每周3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初期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4.调整姿势减少腰椎负荷:坐姿保持腰部垫枕,椅背倾斜100-110度;站立时收腹提臀,避免单侧负重。睡眠选用硬板床,侧卧时双腿间夹枕。久坐者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避免弯腰搬重物,必要时使用护腰支具。

5.心理干预减轻疼痛敏感度:慢性疼痛易引发焦虑,可通过正念冥想或呼吸训练降低应激反应。每日练习腹式呼吸10分钟,配合音乐疗法调节情绪。严重者需专科评估,避免过度依赖止痛药物。

治疗期间需戒烟限酒,避免受凉潮湿环境。体重超标者应逐步减重,减少腰椎压力。急性发作时立即卧床休息,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须就医排查其他病变。定期复查评估疗效,不可自行增减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