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慢性腰部劳损是怎么引起

2025.08.11 14:18

慢性腰部劳损主要由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腰部肌肉过度疲劳、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急性损伤未彻底恢复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保持不良姿势:长时间弯腰、久坐或站立时姿势不正,导致腰椎受力不均。腰部肌肉和韧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逐渐失去弹性,最终引发慢性劳损。日常生活中如办公、驾驶等行为容易造成这一问题。

2.腰部肌肉过度疲劳:频繁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高强度运动,腰部肌肉反复收缩。肌肉持续紧张导致代谢产物堆积,局部出现炎症反应,长期积累形成慢性损伤。缺乏适当休息和放松会加剧症状。

3.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降低。椎间盘缓冲作用减弱,腰椎稳定性下降,周围组织代偿性劳损。退变过程缓慢但不可逆,容易诱发慢性疼痛。

4.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腰部长期受压或受寒,血管收缩导致供血不足。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营养供应不足,肌肉和韧带修复能力下降。长期缺血状态加速组织退化,形成慢性劳损。

5.急性损伤未彻底恢复:腰部扭伤或拉伤后未充分治疗,受损组织愈合不良。残留的炎症或微小损伤持续存在,在劳累或受凉时反复发作。忽视早期治疗可能转为慢性病程。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适当活动腰部以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保暖防止受寒,搬运重物时保持正确姿势。出现腰部不适及时就医,避免拖延导致病情加重。合理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但需控制强度防止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