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脊髓空洞症的危害都有哪些

2025.08.11 14:18

脊髓空洞症可能导致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紊乱、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具体分析如下:

1.感觉异常:脊髓空洞症常引发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相对保留,表现为对冷热刺激不敏感或肢体麻木。空洞扩大可能压迫脊髓后角或传导束,导致感觉障碍从躯干向四肢扩散,严重时出现自发性疼痛或感觉分离现象。

2.运动功能障碍:空洞压迫脊髓前角细胞或皮质脊髓束,引发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甚至瘫痪。上肢远端肌肉易受累,表现为精细动作困难或持物不稳,下肢可能出现痉挛性步态,晚期可导致完全性运动功能丧失。

3.自主神经紊乱:病变影响脊髓侧角交感神经中枢,引发皮肤排汗异常、肢体发绀或水肿。部分病例伴随霍纳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严重时可因体温调节障碍导致反复低热或皮肤溃疡。

4.肌肉萎缩:前角细胞受损导致神经营养性障碍,肌肉逐渐萎缩且肌张力降低。早期多见于手部小肌肉,后期累及肩胛带肌群,萎缩区域常伴随肌束震颤,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

5.关节变形:深感觉障碍引发关节位置觉丧失,反复摩擦导致无痛性关节肿胀、畸形,称为夏科氏关节。好发于肘膝等承重部位,晚期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或关节脱位。

脊髓空洞症需早期干预,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与影像学复查。避免剧烈运动或颈部外伤,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防止关节挛缩或肌肉进一步萎缩。饮食需均衡营养,维持正常代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