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什么是外伤鼓膜穿孔

2025.07.21 09:03

外伤鼓膜穿孔是指因外部物理或化学因素导致鼓膜组织破裂或穿孔的损伤。鼓膜作为中耳与外耳道之间的薄膜结构,在听觉传导中起重要作用,一旦受损可能引发听力下降、耳痛等症状。常见致伤原因包括耳部直接撞击、爆炸冲击波、异物刺入或气压骤变等。

鼓膜穿孔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急性期多出现突发耳痛、耳鸣,部分伴随短暂眩晕,外耳道可见少量血性分泌物。慢性期则以传导性听力障碍为主,穿孔边缘常呈现不规则形态。诊断需结合耳镜检查、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测试,必要时行颞骨CT排除合并骨折。小型穿孔通常可在2-4周自愈,较大缺损需行鼓膜修补术。治疗期间需严格避免耳道进水,禁用滴耳液以防继发感染,必要时口服抗生素预防炎症扩散。气压伤所致穿孔需同步处理咽鼓管功能障碍。

预防外伤鼓膜穿孔需增强防护意识。乘坐飞机或潜水时注意做好耳压平衡,避免用尖锐物掏耳。职业暴露于噪声或冲击波环境应佩戴防护耳塞。儿童玩耍时需远离细小玩具零件。若出现耳部外伤应立即就诊,切忌自行冲洗外耳道。愈合期禁止游泳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鼓膜修复情况。遗留永久性穿孔者需根据听力损失程度考虑佩戴助听器或手术干预,避免长期慢性感染导致中耳结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