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月经量少有什么原因

2025.04.16 11:03

月经量少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受损、气血不足、精神压力过大、药物影响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内分泌失调:月经量少常见于内分泌功能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影响子宫内膜正常增生与脱落,使得经血排出减少。长期内分泌失调还可能伴随月经周期不规律或闭经,需通过激素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调理。

2.子宫内膜受损:多次人工流产、宫腔手术或严重感染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内膜变薄或粘连,经期脱落组织减少。宫腔镜检查可确诊内膜状态,轻度粘连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改善,严重损伤可能影响生育功能。

3.气血不足:中医认为经血源于气血充盈,过度劳累、营养不良或慢性失血会导致气血亏虚,经血生成不足。表现为经色淡、质稀,伴随乏力头晕,需通过健脾养血、调整饮食作息逐步改善体质。

4.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焦虑、紧张或情绪波动会抑制下丘脑功能,干扰促性腺激素释放,进而减少卵巢雌激素分泌。此类情况需结合心理疏导与规律生活,缓解压力后月经量可能逐渐恢复。

5.药物影响:长期服用避孕药、抗凝药或部分中药可能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或干扰凝血功能,导致经量减少。停药后通常可自行缓解,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以避免副作用。

月经量少需结合具体症状与检查综合判断,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多数情况下通过调理可改善。日常需注意保暖、避免过度节食,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