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口鼻腔出血可用什么止血

2025.07.09 08:52

口鼻腔出血可用压迫止血、冷敷止血、填塞止血、药物止血、电凝止血。具体分析如下:

1.压迫止血:适用于浅表出血或小血管破裂。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向鼻中隔方向持续加压10-15分钟,同时保持头部前倾,避免血液倒流。若口腔出血,可用干净纱布直接按压出血部位。压迫能减少局部血流,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

2.冷敷止血:通过低温使血管收缩,减缓出血。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鼻梁、额头或面颊,每次10-15分钟,间隔5分钟重复。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冷敷适用于急性出血初期,尤其伴随局部肿胀时效果更佳。

3.填塞止血:用于较深或持续出血。鼻腔可用无菌凡士林纱条或膨胀海绵填塞,压迫出血点24-48小时。口腔出血则用纱布卷紧塞入创面。填塞物需定期更换,避免感染。操作需轻柔,防止二次损伤。

4.药物止血:局部应用止血粉、凝血酶或明胶海绵,直接覆盖出血处促进凝血。严重者可口服或注射止血药如氨甲环酸,但需遵医嘱。药物适用于毛细血管渗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注意过敏反应。

5.电凝止血:通过高频电流封闭血管断端,适用于顽固性出血或手术中出血。需专业器械操作,避免组织过度灼伤。电凝后需观察有无再出血,术后保持创面清洁。

出血时避免仰头、擤鼻或剧烈咳嗽。保持环境湿润,减少黏膜干燥。若出血量大或持续超过30分钟,需立即就医。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长期服用抗凝药者应咨询医生调整剂量。止血后24小时内禁食辛辣、过热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