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脑萎缩要如何治疗

2025.01.09 06:53

脑萎缩的治疗包括对因治疗、改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对因治疗:脑萎缩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脑血管疾病、脑部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是关键。例如,对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萎缩,若为脑梗死引起,可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改善脑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等治疗;若是脑出血后的脑萎缩,要积极控制血压、促进血肿吸收等。

2.改善认知功能:可使用一些药物来改善患者的认知状况。多奈哌齐是常用药物之一,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提高大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记忆、认知等功能。美金刚也可用于中重度的认知障碍患者,通过调节谷氨酸活性来发挥作用。

3.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有助于延缓脑萎缩患者功能衰退。包括语言训练,对于有语言障碍的患者,通过反复练习发音、词汇理解和表达等,提高语言能力;运动功能训练,如肢体的伸展、弯曲、平衡训练等,可防止肌肉萎缩,提高身体协调性;认知康复训练,像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等,能刺激大脑功能恢复。

4.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对脑萎缩的治疗很重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必不可少,如维生素B族有助于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可多食用谷类、豆类等食物。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也很关键,像鱼类、瘦肉等,能为大脑细胞修复和功能维持提供物质基础。

5.对症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进行相应治疗。若患者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可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等;若存在睡眠障碍,可适当给予助眠药物,如佐匹克隆等。

脑萎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照顾,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训练。同时,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