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烫伤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2025.09.08 17:10

小儿烫伤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分钟以上、脱去或剪开烫伤部位衣物避免撕脱皮肤、用干净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创面防止感染、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异物加重损伤、及时就医评估伤情避免延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分钟以上:烫伤后第一时间用20℃左右流动冷水持续冲洗,可迅速降低皮肤温度,减少热力对深层组织的持续损伤。冷水冲洗还能缓解疼痛,减轻局部水肿。冲洗时间需足够,至少15分钟,大面积烫伤时需注意保暖避免低体温。

2.脱去或剪开烫伤部位衣物避免撕脱皮肤:烫伤后衣物可能粘连皮肤,强行撕扯易导致二次损伤。应轻柔剪开衣物,保留粘连部分交由专业人员处理。若衣物未粘连,需迅速移除防止蓄热加重烫伤。操作时动作要轻缓,避免摩擦创面。

3.用干净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创面防止感染:冲洗后以清洁干燥的纱布或医用敷料覆盖伤处,减少外界污染。避免使用棉絮等易粘连材料。覆盖时不宜过紧,防止压迫创面。若出现水疱,切勿自行刺破,保持完整性可降低感染风险。

4.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异物加重损伤:民间偏方如牙膏、酱油、香油等可能刺激创面,增加感染概率,干扰医生判断。烫伤后仅需清洁冷水处理,禁止使用任何非医用物品。化学性烫伤需先冲洗再覆盖,避免酸碱反应加剧损伤。

5.及时就医评估伤情避免延误治疗:浅二度以上烫伤或伤及面部、关节等特殊部位需专业处理。就医时需明确烫伤时间、接触物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医生将根据创面深度、面积决定是否需清创、用药或手术,防止瘢痕增生或功能障碍。

烫伤后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创面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避免抓挠或摩擦伤处,恢复期注意防晒。日常应将热源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饮水进食前测试温度,预防重于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