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寒水石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2025.09.01 17:10

寒水石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状。其性寒凉,归心、胃、肾经,能有效缓解因内热或外感热邪引起的不适,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

寒水石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清热降火方面,对于高热烦渴、小便短赤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外用时可治疗烫伤、湿疹等皮肤问题,具有收敛消炎的作用。寒水石含有硫酸钙等成分,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在中医方剂中,常与石膏、知母等配伍,增强清热生津之效,如白虎汤等经典方剂便包含寒水石。

使用寒水石需注意体质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脾胃虚寒症状。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腹泻或消化不良,应严格遵循医嘱。孕妇及儿童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寒水石不宜与附子、乌头等温热药物同用,以免药性相冲。外用时需确保患处清洁,防止感染。储存时应置于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