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如何确诊

2025.09.08 17:10

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及动态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腹胀、呕吐、血便及喂养不耐受。早期可能表现为体温不稳定、呼吸暂停或嗜睡。病情进展后腹部触诊可出现肌紧张或压痛,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症状可能不典型,需高度警惕。

2.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平片是主要诊断手段,特征性表现包括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或肠袢固定扩张。超声检查可辅助评估肠壁血流及腹腔积液。动态影像随访有助于观察病情进展,如肠穿孔需紧急手术干预。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常见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血小板减少及代谢性酸中毒。C反应蛋白或降钙素原升高提示炎症反应。血培养或腹腔穿刺液培养可明确是否合并败血症。

4.病理学检查:手术或尸检获取的肠组织病理是确诊金标准,可见肠壁全层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或血栓形成。黏膜层溃疡或出血为早期表现,严重者出现透壁性坏死。

5.动态观察:对疑似病例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病情恶化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禁食、胃肠减压或手术探查。

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病情进展迅速,早期识别至关重要。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其他消化道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或肠旋转不良。治疗决策应结合患儿整体状况,避免延误手术时机。母乳喂养可能降低发病风险,但确诊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喂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