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怎么确诊猩红热

2025.08.27 08:30

猩红热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咽拭子培养阳性结果、快速抗原检测、外周血象变化以及接触史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1.典型临床表现:猩红热患者常出现突发高热、咽痛、草莓舌及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皮疹特点为压之褪色,伴有皮肤皱褶处帕氏线,恢复期可见脱屑。部分病例伴随头痛、呕吐等全身症状,症状组合对诊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2.咽拭子培养阳性结果:采集患者咽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是确诊的关键。若分离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可明确病原,培养需在抗生素使用前完成以提高检出率。该方法特异性高但耗时较长,通常需24-48小时出结果。

3.快速抗原检测:通过咽拭子标本直接检测链球菌抗原,能在数分钟内获得结果。该方法灵敏度虽略低于培养,但操作简便且特异性强,阴性结果需结合培养进一步确认。

4.外周血象变化: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可达10-20×10⁹/L,伴核左移。嗜酸性粒细胞初期减少,恢复期可能回升。血象变化虽非特异性,但结合临床表现可支持诊断。

5.接触史调查:发病前1周内与猩红热或链球菌咽炎患者密切接触史是重要参考依据。需询问家庭、学校等集体环境中的类似病例,接触史阳性可增强临床诊断信心。

诊断过程中需严格区分其他发热伴皮疹疾病,如麻疹或药物疹。抗生素治疗前应完成病原学检查,避免漏诊。疑似病例需隔离至症状消退且咽拭子转阴,密切接触者建议医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