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有了脑干出血怎么办

2025.09.11 19:33

脑干出血应立即就医并保持安静、避免移动头部以减少出血风险、严格监测生命体征、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药物治疗、康复期需长期护理和功能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并保持安静:脑干出血属于危急重症,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至关重要。在等待救援过程中,患者需绝对卧床,避免任何形式的剧烈活动或情绪波动,以免加重出血。转运过程中需保持头部稳定,减少颠簸。

2.避免移动头部以减少出血风险:脑干位置特殊,轻微晃动可能导致出血范围扩大。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家属或陪护人员不可随意搬动患者头部,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或体位变动。

3.严格监测生命体征:脑干出血易引发呼吸、心跳骤停,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出现异常需立即处理,如呼吸衰竭需及时插管辅助通气。密切观察瞳孔变化,警惕脑疝形成。

4.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药物治疗:出血量较小可采取脱水降颅压、止血等保守治疗;若出血量大或压迫生命中枢,需紧急手术清除血肿或减压。手术方式需综合评估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及出血部位。

5.康复期需长期护理和功能训练:脑干出血后常遗留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功能障碍,需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早期介入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可能改善预后,同时需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脑干出血预后差异较大,家属需做好心理准备。治疗过程中避免盲目使用偏方或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动态评估病情进展。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保持排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