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叶酸缺乏会导致什么病

2025.04.27 20:10

叶酸缺乏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免疫功能下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具体分析如下:

1.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是合成DNA的重要辅酶,缺乏时红细胞生成受阻,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中红细胞前体体积增大但成熟障碍,外周血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伴随乏力、苍白等症状。长期缺乏可能损伤造血系统功能。

2.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孕妇叶酸不足会干扰胚胎神经管闭合,引发无脑儿或脊柱裂等严重畸形。妊娠早期是神经管形成关键期,补充叶酸可降低70%发病风险。计划怀孕前3个月需开始足量补充。

3.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叶酸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蓄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独立危险因素,与冠心病、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

4.免疫功能下降:叶酸缺乏影响淋巴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削弱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患者易反复感染,伤口愈合延迟。老年人或营养不良者尤为明显,可能加重原有慢性疾病。

5.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叶酸参与神经递质合成,缺乏会导致5-羟色胺等物质减少,引发情绪低落、认知功能减退。严重缺乏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相关,需结合维生素B12水平综合评估。

叶酸缺乏的影响具有全身性,不同人群表现各异。合理膳食或补充剂可有效预防,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临床诊断需结合实验室检查与病史,针对性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