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型肝炎可以献血吗

2025.08.20 16:10

乙型肝炎患者一般不适合献血。根据各国的血液安全标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献血时可能会将病毒传播给接受输血的患者,因此为了保护血液安全,通常会禁止乙型肝炎患者献血。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感染后,部分人可能会出现急性症状,但许多人在感染后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病毒携带者。献血过程中,血液可能会受到污染,从而将病毒传递给需要输血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个体,如癌症患者、手术患者等。血液中心通常会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筛查,以确保献血者没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献血者在填写健康问卷时,通常需要如实报告自身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曾经感染乙型肝炎。

在考虑献血时,除了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外,还需关注其他健康因素。献血者需要确保自身身体健康,避免在生病期间献血。同时,献血后应注意休息,保持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对于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并已康复的人,虽然体内可能不再存在活跃的病毒,但仍需遵循相关规定,确认是否符合献血的条件。不同地区的献血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决定献血前,建议咨询当地的血液中心或医疗机构,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指导。确保血液安全是献血的重要原则,任何可能影响血液安全的因素都应被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