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是否可以献血

2025.08.20 16:10

乙肝患者通常不适合献血。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为了确保血液安全,防止疾病传播,献血者必须满足一定的健康标准,而乙肝病毒的存在使得献血者不符合这些标准。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通过共用针具、性接触等方式。即使在乙肝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血液中仍可能存在病毒,献血将会增加其他人感染的风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献血规定明确禁止乙肝患者献血,以保护接受输血者的健康。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潜伏期较长,患者在未被诊断或未意识到自己感染的情况下,可能会在献血时无意中传播病毒,造成更大的公共健康隐患。

在考虑献血时,除了乙肝外,其他一些传染病和健康状况也会影响献血资格。献血者需要进行健康筛查,确保没有任何传染性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对于曾经感染乙肝但已完全康复的人,是否能够献血还需根据具体的医疗建议和当地的献血规定来判断。即使在康复后,仍需进行相关检测,以确认血液中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对于想要献血的人,建议在献血前咨询专业医疗人员,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以及献血的相关规定。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对于乙肝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和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对自身和他人的风险。献血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活动,但在参与之前,确保自身健康和他人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