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恢复期有什么感觉

2025.07.23 08:37

骨折恢复期可能出现疼痛感、肿胀感、局部发热感、关节僵硬感、肌肉无力感。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感:骨折恢复初期因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患处常出现持续性或活动性疼痛。随着愈合进程,疼痛逐渐减轻,但骨骼承重或肌肉牵拉时仍可能引发钝痛。疼痛程度与骨折类型、位置及个体耐受性相关,夜间或天气变化时可能加重。

2.肿胀感:骨折后局部血管破裂及软组织损伤导致体液渗出,形成肿胀。恢复期血液循环改善较慢,尤其下肢骨折久站或下垂后肿胀明显。适度抬高患肢、冷敷可缓解,但需避免压迫影响愈合。

3.局部发热感:炎症反应释放的化学物质使患处温度升高,触摸时有温热感。此现象在急性期后逐渐消退,若持续发热伴红肿需警惕感染。正常恢复期的发热感通常局限于骨折周围,不扩散。

4.关节僵硬感:长期固定导致关节囊挛缩和滑液减少,活动时出现僵硬、卡顿。早期康复锻炼可减轻粘连,但需避免暴力牵拉。僵硬感在拆除固定后数月内可能持续存在,需循序渐进恢复。

5.肌肉无力感:骨折肢体因活动受限出现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明显。恢复期需通过等长收缩训练逐步重建肌群力量,无力感可能伴随平衡能力减退,需配合平衡训练预防跌倒。

康复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固定强度,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饮食应补充钙质与蛋白质,但忌过量以免加重代谢负担。定期复查影像学确认骨痂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心理调适同样重要,保持耐心有助于平稳度过恢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