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偏瘫怎么按摩

2025.08.11 14:18

偏瘫按摩需注重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刺激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具体分析如下:

1.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手法以轻柔推拿为主,从肢体远端向近端缓慢按压,重点作用于偏瘫侧肢体。通过指腹或掌根适度加压,沿经络走向推揉,可加速局部血流,缓解水肿。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皮下出血,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2.放松痉挛肌肉:针对偏瘫后常见的肌张力增高,采用揉捏法或震颤法松解肌肉。以拇指或掌根对痉挛肌群进行环形揉动,力度由浅入深,配合被动拉伸。按摩前可用热敷辅助放松,每日重复2-3次,每次持续5-10分钟。

3.刺激神经功能恢复:通过点按穴位如合谷、足三里等,激发经络感应。手法以垂直按压为主,配合短暂停留,产生酸胀感为宜。重点刺激偏瘫侧肢体末梢神经密集区域,如手指、足底,促进感觉反馈重建。

4.改善关节活动度:按摩结合被动关节运动,从腕、踝等小关节开始,逐步过渡至肩、髋大关节。操作时一手固定关节近端,另一手缓慢屈伸旋转,配合按摩肌肉附着点,防止粘连。动作需平稳,避免突然用力。

5.预防肌肉萎缩:对偏瘫侧肢体进行向心性按摩,即从指尖或足尖向心方向推挤肌肉。手法以拿捏、轻叩为主,刺激肌纤维收缩,延缓废用性萎缩。可配合低频脉冲治疗增强效果,但需避开皮肤破损处。

按摩环境需保持温暖,避免受凉加重痉挛。操作前观察皮肤状态,如有红肿、破溃应暂停。按摩后适当补充水分,促进代谢废物排出。根据恢复阶段调整手法强度,若出现疼痛加剧或异常反应,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