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内压增高应该如何解决

2025.09.11 19:33

颅内压增高可通过降低脑脊液容量、使用脱水药物、控制体温、保持气道通畅、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降低脑脊液容量:通过腰椎穿刺或脑室引流等方法减少脑脊液量,直接减轻颅内压力。需严格监测引流速度和量,避免过度引流导致脑疝等并发症。操作需由专业人员执行,确保无菌条件。

2.使用脱水药物:甘露醇或高渗盐水等药物可快速降低颅内压,通过渗透作用将水分从脑组织转移至血管内。需注意电解质平衡及肾功能,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3.控制体温:发热会加重脑代谢需求及血管扩张,进一步升高颅内压。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低温治疗需谨慎,避免寒战增加耗氧量。

4.保持气道通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会扩张脑血管,加剧颅内压升高。通过吸痰、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确保氧合充足,维持二氧化碳分压在适宜水平。

5.手术干预:对于药物难以控制或结构性病变引起的颅内压增高,需手术解除病因。如去骨瓣减压术可扩大颅腔容积,肿瘤或血肿切除可消除占位效应。术后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及颅内压变化。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病情动态调整方案,避免单一手段的局限性。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严格限制液体入量,避免快速输液加重脑水肿。镇静镇痛药物使用需权衡利弊,防止掩盖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