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间歇热常见于什么疾病

2025.09.25 16:46

间歇热常见于疟疾、败血症、化脓性感染等疾病。这种热型表现为体温骤升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经过数小时或数日后再次发作,呈现周期性波动。

疟疾是间歇热最典型的病因,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增殖并周期性释放致热原,导致寒战、高热、大汗的典型发作过程。间日疟和三日疟分别呈现48小时或72小时的发热周期。败血症也可出现间歇热,常见于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或毒素间歇性入血引发体温波动。局部化脓性感染如肝脓肿、胆道感染也可能因脓毒栓子周期性释放导致间歇热,需结合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

诊断间歇热需详细记录体温曲线,观察热型特点,结合流行病学史如疟疾流行区旅行史及伴随症状如黄疸、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培养、疟原虫涂片等,必要时进行影像学评估。治疗需针对病因,如疟疾使用抗疟药,细菌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注意与伤寒、布鲁氏菌病等弛张热疾病鉴别,避免误诊延误治疗。患者高热期间需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警惕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