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感冒针灸哪些部位

2024.12.17 13:39

感冒可针灸风池、大椎、合谷、肺俞、列缺部位。具体分析如下:

1.风池: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位。针灸风池可疏风解表,改善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其位于后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通过针刺此处穴位,能调节人体阳气,驱散风邪,对于外感风邪所致的感冒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大椎:大椎是督脉上的重要穴位。具有清热解表等功效,对感冒发热等情况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此穴位能振奋人体阳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在感冒时,针刺大椎可起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有助于缓解发热、恶寒等症状。

3.合谷: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穴有疏风止痛、通络开窍等作用。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在感冒时,针刺合谷可减轻头痛、鼻塞等不适症状。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之一,通过刺激合谷穴能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4.肺俞:肺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主要用于调节肺脏功能。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感冒多与肺脏受邪有关,针灸肺俞可改善肺气不宣的状态,减轻咳嗽、气喘等感冒症状,起到宣肺解表的作用。

5.列缺: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等功效。列缺穴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针刺列缺可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是治疗外感疾病的常用穴位。

针灸治疗感冒应由专业的针灸医生进行操作,患者在针灸前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受寒,保持针灸部位清洁,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