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频繁晕车有什么治疗方法

2025.06.30 16:16

频繁晕车可以通过服用晕车药物、按压内关穴、调整呼吸节奏、保持视线固定、选择合适座位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服用晕车药物:晕车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庭神经兴奋或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常见药物包括抗组胺类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服药时间需在乘车前半小时至一小时,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或口干,需遵医嘱使用。药物效果因人而异,长期频繁使用可能降低敏感性,建议间歇性用药。

2.按压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横纹上三横指处,按压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轻恶心呕吐。用拇指持续按压穴位至轻微酸胀感,每次持续三至五分钟。此法无副作用,但需坚持操作,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晕车发作时按压可迅速缓解症状,适合不便服药的人群。

3.调整呼吸节奏:晕车时呼吸浅快会加剧不适,可采用腹式呼吸法减缓症状。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缓慢收缩,每分钟呼吸六至八次。此法通过稳定血氧浓度和副交感神经活动,降低前庭系统敏感性。练习需提前进行,乘车时持续保持节奏。

4.保持视线固定:注视远处静止物体可减少视觉与前庭信号冲突,避免晕车加重。避免阅读或看手机,将头部靠稳以减少晃动。车窗边座位更利于视线调节,闭眼休息也可减少感官矛盾。视觉焦点稳定能显著降低晕车发生率。

5.选择合适座位:车辆前排或靠窗位置颠簸较轻,视野开阔利于平衡调节。避免反向坐或后排中间座位,行驶中减少头部转动。座位角度微调至半仰卧可减轻内耳压力,空调通风口对准面部有助于保持清醒。

乘车前避免过饱或空腹,衣着宽松减少束缚感。车厢内保持空气流通,异味可能诱发不适。长期晕车需排查耳石症或前庭功能障碍,必要时进行专业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