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脑疝晚期

2025.08.18 14:54

脑疝晚期是指由于颅内压增高或脑组织移位,导致脑组织向颅腔内其他区域或颅外突出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在这一阶段,脑组织的损伤已经相当严重,通常伴随着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失等明显症状,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脑疝的发生通常是由于脑部疾病引起的,如脑肿瘤、脑出血、严重的脑外伤或脑水肿等。这些病理状态会导致颅内压的升高,进而迫使脑组织向颅腔内的空隙或颅外的空间移动。晚期脑疝的表现形式多样,可能包括瞳孔不等大、肢体无力、反射消失、昏迷等。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生命体征的不稳定,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和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在这一阶段,及时的医疗干预至关重要,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确认脑疝的类型和程度,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减压手术、药物治疗等。

在处理脑疝晚期的患者时,需特别注意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确保呼吸和循环的稳定,必要时进行紧急抢救。其次,保持患者的头部抬高,以减轻颅内压,同时避免剧烈的体位变动,以防止进一步的脑组织损伤。合理使用镇静药物和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有助于控制颅内压。对于家属而言,了解病情的严重性和可能的预后,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考虑到脑疝晚期患者的特殊需求,可能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等专业的协作,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