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急性脑内血肿患者的ct有什么表现

2025.09.30 16:08
急性脑内血肿在CT上表现为脑实质内的高密度病灶,边界清晰,周围常伴有水肿带,占位效应明显。血肿的密度与血红蛋白含量相关,新鲜出血通常呈现均匀高密度,CT值约50-90HU。血肿形态多不规则,位置与血管分布相关,常见于基底节区、丘脑或脑叶。 CT表现随病程进展而变化。超急性期<6小时血肿可能呈现稍高密度或等密度,随着血凝块形成,密度逐渐增高。急性期6-72小时血肿密度最高,周围水肿开始显现。亚急性期3天-3周血肿密度从周边向中心逐渐降低,呈现融冰征。慢性期>3周血肿完全液化,表现为低密度囊腔,伴或不伴周边钙化。部分病例可见血肿周围环形强化,提示血脑屏障破坏。多发性脑内血肿需警惕外伤、血管畸形或凝血功能障碍。 阅片时需注意与脑肿瘤出血、脑梗死出血转化鉴别。血肿体积测量可采用ABC/2法,对治疗方案选择有指导意义。警惕脑疝征象,如中线移位、脑室受压或环池消失。CT复查频率需根据病情调整,动态观察血肿吸收情况及水肿变化。增强CT或CTA可辅助排查血管病变。儿童或年轻患者突发脑内血肿,需优先考虑血管畸形可能。MRI对亚急性期血肿显示更敏感,必要时可结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