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鼠疫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2025.09.25 16:46

鼠疫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用药和严格隔离。鼠疫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属于甲类传染病,病死率高,但通过规范的抗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治疗需结合临床症状分型腺鼠疫、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首选药物为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早期足量使用可有效杀灭病原体。肺鼠疫需在发病24小时内用药,否则预后极差。多西环素、氯霉素或氟喹诺酮类可作为替代方案,但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重症患者需联合用药,并辅以补液、氧疗等支持治疗。腺鼠疫若出现化脓性淋巴结炎,需穿刺引流但避免切开,防止继发感染。肺鼠疫病例必须严格呼吸道隔离,接触者需预防性服用多西环素7天。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警惕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衰竭。医护人员须穿戴防护装备,患者分泌物、排泄物需彻底消毒。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加重病情。康复后需随访血清学检测,确认病原体清除。疫区应灭蚤灭鼠,切断传播链。公众发现疑似症状如高热、淋巴结肿痛、咳血需立即上报,延误治疗将大幅增加死亡风险。实验室操作需在生物安全三级条件下进行,防止气溶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