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震颤麻痹的表现有什么

2025.08.01 08:56

震颤麻痹的表现有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静止性震颤:常见于肢体远端,尤其是手指、手部,呈现搓丸样动作。震颤在静止时明显,情绪紧张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或消失。早期多为单侧,逐渐发展为双侧。震颤频率较慢,幅度较大,可累及下颌、嘴唇或头部。

2.肌肉强直:表现为被动运动时关节阻力均匀增高,呈铅管样强直。若合并震颤,则出现齿轮样强直。强直可累及躯干、四肢和颈部,导致面部表情减少,形成面具脸。严重时影响吞咽和言语功能。

3.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启动困难,动作幅度减小,速度变慢。书写时字迹逐渐变小,称为小写症。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步幅缩短,转身困难。精细动作如扣纽扣、系鞋带等完成费力。

4.姿势平衡障碍:站立时头部和躯干前倾,膝关节微屈,重心前移。行走时呈慌张步态,步伐小而快,易向前冲。晚期因平衡功能减退,容易跌倒。坐位起立或床上翻身时动作缓慢。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见便秘、排尿困难、出汗异常。部分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站立时头晕目眩。皮脂分泌增多导致面部油腻,唾液分泌过多可能引起流涎。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夜间频繁觉醒。

早期症状轻微时容易被忽视,需结合专业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就医,定期随访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保持适度活动可延缓功能退化,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