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鞭虫病的患者为什么会贫血

2025.02.16 13:54

鞭虫病患者贫血主要是由于慢性失血、营养吸收不良、虫体代谢产物影响、肠道功能紊乱、免疫反应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慢性失血:鞭虫以其细长的前端插入肠黏膜,甚至黏膜下层,可引起肠黏膜损伤,导致慢性失血。长期的失血使得铁元素不断流失,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铁缺乏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2.营养吸收不良:鞭虫在肠道寄生,会干扰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肠道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鞭虫的寄生使得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如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原料的吸收不足,影响红细胞的正常生成,从而导致贫血。

3.虫体代谢产物影响:鞭虫的代谢产物可能对人体有毒性作用。这些代谢产物会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抑制红细胞的生成,同时也可能影响其他血细胞的生成,间接导致贫血的发生。

4.肠道功能紊乱:鞭虫病患者的肠道功能往往出现紊乱,如腹泻等。频繁的腹泻会加速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排出,减少营养物质的吸收时间,而且还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影响造血原料的吸收,最终引发贫血。

5.免疫反应:人体对鞭虫感染会产生免疫反应。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免疫细胞因子释放,这些因子可能会影响造血微环境,干扰造血干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增殖,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导致贫血。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再次感染鞭虫。饮食上要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如肉类、蛋类、绿叶蔬菜等。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积极进行驱虫治疗,定期复查,关注身体的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