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心悸心血不足证该怎么治疗

2025.05.26 20:20

心悸心血不足证的治疗方法包括补益心脾以充养气血、滋阴养血以宁心安神、益气活血以通络定悸、温通心阳以振奋心气、调节情志以疏肝解郁。具体分析如下:

1.补益心脾以充养气血:心悸心血不足证常因心脾两虚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治疗需侧重补益心脾。选用归脾汤加减,方中黄芪、党参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安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定悸。配合白术、茯苓健脾渗湿,促进气血化生。若兼见食欲不振,可加砂仁、陈皮理气醒脾。长期调养需注重饮食营养,多食红枣、山药等补益之品,避免过度劳倦损伤脾气。

2.滋阴养血以宁心安神:阴血亏虚易致心失所养而悸动不安,治法以滋阴养血为主。天王补心丹为首选,方中生地黄、玄参滋阴清热,丹参、当归养血活血,五味子、柏子仁敛心安神。若虚火扰神见烦躁失眠,加麦冬、知母清心除烦;兼头晕目眩者,配伍枸杞子、白芍柔肝养阴。日常可适量食用黑芝麻、阿胶等滋腻之品,但需防碍胃,佐以健脾药物。

3.益气活血以通络定悸:气血瘀滞可加重心悸,需益气活血通络。炙甘草汤合丹参饮加减,炙甘草、人参益心气,桂枝、生姜温通血脉,丹参、川芎活血化瘀。若胸闷刺痛明显,加檀香、降香行气止痛;舌紫暗者,佐红花、桃仁增强化瘀之力。治疗期间避免久坐,适当活动以促进气血运行,慎食生冷以防凝滞血脉。

4.温通心阳以振奋心气:心阳不振者多见心悸伴畏寒肢冷,治宜温阳通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基础方,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龙骨、牡蛎潜镇安神。若阳虚水泛见浮肿,加附子、茯苓温阳利水;喘息气短者,配党参、蛤蚧补益肺肾。注意保暖避寒,饮食可佐干姜、肉桂等温性调料,忌食寒凉以免损伤阳气。

5.调节情志以疏肝解郁:情志不畅易致肝郁气滞,进而扰动心神。逍遥散加减疏肝解郁,柴胡、白芍调畅气机,当归、白术养血健脾。若郁久化火见口苦失眠,加栀子、淡竹叶清肝泻火;胁胀嗳气者,配香附、佛手理气宽中。配合情志疏导,培养静坐、书法等舒缓爱好,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心悸心血不足证的治疗需结合个体差异,综合运用药物、饮食及情志调摄。病程较长者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定期复诊调整方药。同时需辨别虚实夹杂或兼夹痰瘀等证,灵活配伍方能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