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中医治乙肝病效果如何

2025.08.23 15:54

中医治疗乙肝可改善肝功能指标、缓解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平衡、延缓病情进展、减少西药副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改善肝功能指标:中医通过疏肝健脾、清热解毒等方剂,如柴胡疏肝散、茵陈蒿汤等,能有效降低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部分中药成分如五味子、丹参具有保肝降酶作用,促进肝细胞修复。临床观察显示,坚持用药3-6个月后,约半数患者肝功能指标可恢复至正常范围。

2.缓解临床症状:针对胁痛、乏力、纳差等常见症状,中医采用辨证施治。肝气郁结型以逍遥散加减,湿热内蕴型用龙胆泻肝汤化裁。针灸选取肝俞、足三里等穴位,配合耳穴压豆,能显著减轻腹胀、恶心等不适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3.调节免疫平衡:中医认为乙肝与正气不足相关,黄芪、灵芝等药物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复方制剂如扶正化瘀胶囊通过双向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减少肝组织损伤。长期随访发现,部分患者免疫标志物趋于稳定。

4.延缓病情进展:对于肝纤维化早期,鳖甲、桃仁等活血化瘀药能抑制星状细胞活化,延缓肝硬化进程。中药联合穴位敷贴可改善肝脏微循环,降低门静脉压力。数据显示,规范治疗5年以上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下降约三成。

5.减少西药副作用:中药辅助干扰素或核苷类药物时,可减轻发热、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如当归补血汤能缓解抗病毒治疗导致的贫血,茯苓白术散改善腹泻症状。部分患者因此提高西药耐受性,保证疗程完整性。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避免自行调整药方。体质差异较大,需由专业医师根据舌脉证候制定方案。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疗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