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髓损伤的症状是什么

2025.09.15 22:26

脊髓损伤的症状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活动改变、大小便失禁。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后常出现肢体瘫痪或肌力下降,损伤平面以下肌肉控制能力丧失。高位颈髓损伤可能导致四肢瘫痪,胸腰段损伤多引起双下肢瘫痪。肌张力初期可能降低,后期转为痉挛性瘫痪,伴随肌肉萎缩。运动功能恢复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完全性损伤预后较差。

2.感觉异常:损伤平面以下出现感觉减退或完全丧失,包括触觉、痛觉及温度觉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感觉过敏或异常疼痛,如烧灼感、针刺感。感觉障碍范围有助于定位损伤节段,但可能随时间推移出现感觉部分恢复。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血压波动、心率异常、排汗障碍或体温调节异常。高位脊髓损伤可能引发自主神经反射亢进,轻微刺激即可诱发头痛、血压骤升。肠道和膀胱功能失调常见,部分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4.反射活动改变:损伤急性期可能出现脊髓休克,表现为腱反射消失及病理征阴性。休克期过后,若损伤为完全性,可能逐渐出现腱反射亢进、肌阵挛或病理征阳性。反射异常与脊髓失去高位中枢调控有关。

5.大小便失禁:骶髓或圆锥损伤导致括约肌失控,出现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或排便困难。长期失禁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和压疮,需通过导尿或药物辅助管理。部分患者可能保留部分排便反射,但需人工干预辅助。

脊髓损伤后需定期评估神经功能变化,早期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避免长期卧床引发并发症,注意皮肤护理和营养支持。根据损伤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心理干预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