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活血化瘀的中药是热性还是凉性

2025.07.03 17:00

活血化瘀的中药既有热性也有凉性,具体性质需根据药物种类和功效而定。不同药材的性味归经差异较大,需结合具体药物分析其寒热属性。

活血化瘀类中药的寒热属性与药物成分及作用机制密切相关。热性药物如川芎、红花、当归等,性温或热,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经闭等症状。凉性药物如丹参、赤芍、益母草等,性寒或凉,能清热凉血、化瘀通络,多用于血热瘀滞导致的疮疡、出血等症。部分药物如三七则性平,兼具止血与化瘀作用,寒热体质均可使用。药材的配伍也影响整体药性,如与温热药同用可中和凉性,反之亦然。

使用活血化瘀中药需辨证施治,避免盲目选择。热性体质或实热证患者慎用温热类活血药,以免加重上火症状;寒性体质者不宜过量服用凉血化瘀药,防止损伤阳气。孕妇、经期女性及有出血倾向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部分活血药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手术前后需谨慎。长期服用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同用导致不良反应。药材的炮制方法也会改变药性,如生大黄凉血,酒制后寒性减弱。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结合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