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中风艾灸哪个部位

2025.08.08 10:25

中风患者在艾灸时,通常建议重点关注百会、风池、合谷、足三里等部位。这些部位被认为能够有效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从而帮助恢复健康。

在艾灸过程中,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能够调理全身气血,有助于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风池穴则位于颈部,能够疏通经络,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减轻因中风引起的颈部不适。合谷穴位于手背,刺激此穴能够调节全身气血,增强免疫力,适合用于中风后的康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部,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帮助中风患者恢复体力和免疫力。艾灸这些部位时,建议每次持续15至30分钟,视个人耐受情况而定,通常每周进行2至3次,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进行艾灸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牢记。首先,确保艾灸的环境温暖舒适,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中进行,以免影响疗效。其次,艾灸前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在皮肤有伤口或炎症的情况下进行艾灸,以免引发感染。艾灸过程中应注意火源的安全,避免烫伤。对于体质虚弱或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艾灸,以确保安全和有效。艾灸后,建议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便身体更好地吸收艾灸带来的温热效应。艾灸并非万能,若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通过合理的艾灸方法和注意事项,中风患者能够更好地促进康复,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