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分娩前需做哪些检查

2025.05.27 09:27

分娩前需做的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超声检查、胎心监护、凝血功能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检查:通过抽取静脉血分析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风险,同时监测血液系统功能是否满足分娩需求。孕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导致生理性贫血,需提前干预避免分娩时供氧不足。检查结果还能提示是否存在炎症反应或血液疾病,为制定分娩方案提供依据。

2.尿常规检查:检测尿液中蛋白、糖、酮体等成分,排查妊娠期高血压或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尿蛋白异常可能提示肾脏负担加重或子痫前期风险,需及时干预。尿糖阳性需结合血糖检测排除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尿路感染筛查可预防早产或分娩期感染扩散。

3.超声检查:通过影像学观察胎儿大小、胎位、胎盘位置及羊水量,评估是否适合自然分娩。胎盘前置或脐带绕颈等情况需提前制定剖宫产计划。超声还能监测胎儿发育是否迟缓,确保分娩时胎儿具备存活能力。临近分娩的超声可辅助判断宫颈条件及胎头下降程度。

4.胎心监护:利用胎心监护仪记录胎儿心率和宫缩曲线,评估胎儿宫内状态及耐受宫缩的能力。正常胎心率基线为110-160次/分,变异减少或减速可能提示缺氧风险。长时间监护可发现隐匿性胎儿窘迫,为紧急剖宫产提供依据。宫缩频率和强度监测有助于判断产程进展是否正常。

5.凝血功能检查: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预防产后大出血或血栓形成。妊娠晚期凝血功能亢进,但纤维蛋白原过低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胎盘早剥或羊水栓塞等紧急情况需依赖凝血结果快速输血或抗凝治疗。既往有凝血障碍病史者需重点监测。

检查前需保持正常饮食和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部分项目需空腹或憋尿,需提前咨询医护人员。若既往有特殊病史或孕期异常情况,应主动告知医生调整检查方案。临近分娩时需按医嘱增加检查频率,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