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眩晕时候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025.08.11 14:18

眩晕时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安静环境、避免突然移动、补充水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安静环境:眩晕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选择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休息。关闭噪音源,减少视觉刺激,避免强光直射。平躺时头部略微抬高,保持呼吸通畅。避免频繁翻身或突然坐起,防止加重症状。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减少外界干扰有助于缓解不适。

2.避免突然移动:眩晕时身体平衡功能受损,突然起身或转头可能引发跌倒。改变体位时应缓慢进行,先侧卧再坐起,最后站立。行走时需扶稳固定物体,必要时有人陪同。避免弯腰、低头或快速转身,减少头部位置变化对前庭系统的刺激。长时间卧床后需先在床边坐稳,确认无眩晕感再活动。

3.补充水分:脱水可能加重眩晕症状,适量饮用温水可改善血液循环。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少量多次饮水更利于吸收。若伴随呕吐,需及时补充电解质,防止体液失衡。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过饱或空腹状态。水分充足有助于维持内耳淋巴液平衡,缓解前庭功能障碍。

4.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血压、脉搏,观察是否伴随面色苍白、出汗等异常。记录眩晕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为后续诊断提供依据。若出现血压异常、心律不齐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处理。注意呼吸频率和体温变化,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可能。持续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及护理效果。

5.及时就医:反复发作或持续加重的眩晕需尽快就诊,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伴随头痛、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症状时,警惕脑血管意外。就医前避免自行服用药物,防止掩盖病情。携带既往病史资料,详细描述发作特点。专业医疗干预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眩晕护理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避免盲目操作。护理过程中观察反应,出现异常立即停止并寻求帮助。保持情绪稳定,过度紧张可能加重症状。长期眩晕者需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护理措施需与医疗建议结合,不可替代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