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坐骨神经痛做什么检查

2025.07.23 08:37

坐骨神经痛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实验室检查、排除性检查进行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坐骨神经痛的初步诊断通常依赖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直腿抬高试验、反射测试和肌力评估。直腿抬高试验可判断神经根受压情况,若抬高角度低于60度时出现疼痛,提示坐骨神经受累。反射测试通过叩击膝腱和跟腱观察反应,减弱或消失可能反映神经传导异常。肌力评估重点关注下肢肌肉,尤其是足背屈和跖屈功能,肌力下降可能提示神经根受压。

2.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手段,能够清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肿瘤等病变。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直观观察神经根受压情况。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评估骨性结构异常时更具优势,如腰椎骨质增生或骨折。X线检查虽不能直接显示神经,但可排除脊柱畸形或滑脱等骨骼问题。

3.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用于评估神经功能状态。肌电图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判断神经损伤位置和程度,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测量信号传递速度,帮助鉴别周围神经病变。此类检查对区分坐骨神经痛与其他神经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4.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排除感染、炎症或代谢性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常见项目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脊柱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尿酸检测有助于鉴别痛风,血糖检测可排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5.排除性检查:针对非典型症状需考虑其他疾病可能,如盆腔超声排除妇科或泌尿系统病变,血管超声检查下肢动脉是否狭窄或栓塞。此类检查确保诊断准确性,避免误诊漏诊。

坐骨神经痛诊断需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检查手段。急性期应减少活动,避免久坐或负重。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方案。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良好姿势,加强腰背肌锻炼有助于预防复发。